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会于2025年5月29日正式公布《2025年度现金分享计划》行政法规草案,明确向符合资格的永久性居民每人发放1万澳门元,非永久性居民每人发放6000澳门元。此项政策延续了澳门近年来通过现金分享机制回馈社会的发展思路,同时通过新增居住条件及豁免条款,进一步优化福利分配的精准性与公平性。
根据草案规定,居民需满足双重条件方可领取现金分享:一是身份条件,即于2024年12月31日持有有效或可续期的澳门居民身份证;二是在澳条件,要求2024年全年身处澳门至少183日。这一新增的居住要求旨在强化福利发放与在地生活的关联性,避免公共财政资源被非长期居住者过度占用。值得关注的是,政策对三类特殊群体实施豁免:未满22岁且父母具备领取资格的未成年人、2024年底领取残疾金或残疾津贴的居民,可不受183天居住限制。此外,因就读高等教育、住院治疗、跨境工作等八类合理原因离澳者,其在外时间可计入居住期,充分体现了政策的人文关怀与务实考量。
从政策设计逻辑分析,现金分享计划与澳门财政盈余分配制度紧密关联。自2008年首次实施以来,该计划已成为澳门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渠道。2025年版本特别强调“预算盈余特别分配”的法律依据,反映出特区政府在财政稳健性管理上的规范性提升。数据显示,澳门2024年本地生产总值保持正增长,博彩税收及非博彩产业收入双线回升,为持续实施普惠性福利提供了经济支撑。与此同时,特区政府同步推出“育儿津贴”计划,向三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每月发放1500澳门元,形成“现金分享+专项补贴”的复合型福利体系,进一步强化对民生重点领域的支持。
此次政策调整引发的核心讨论集中在居住条件的合理性层面。支持者认为,183天的居住要求有助于确保公共资源向实际参与澳门建设的人群倾斜,防止福利滥用;反对者则担忧可能对跨境工作、求学群体造成政策误伤。对此,行政法规通过八类豁免情形作出针对性安排,例如将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、横琴深合区居住等场景纳入“视为在澳”范畴,既顺应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方向,也为居民跨区域流动保留了政策弹性。从执行层面观察,居民自5月29日15时起可通过“一户通”平台或专门网页查询资格,符合条件者将按既定时间表通过银行转账或支票自动获发,行政流程较往年更为透明高效。
k8凯发官网
澳门现金分享计划的持续实施,本质上是“一国两制”框架下特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微观体现。在巩固经济复苏态势、推动产业适度多元化的总体战略下,该政策既承担着短期刺激内需、稳定民生的经济功能,也发挥着增强社会凝聚力、提升居民获得感的政治效能。随着澳琴一体化进程加速及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深化,如何在区域融合与本地福利之间实现动态平衡,将成为未来政策优化的关键课题。当前制度设计中预留的豁免条款与弹性空间,已为后续调整确立了可参照的范式,显示出澳门特区政府在复杂治理环境中的制度创新能力。
1. 《2025年度现金分享计划》行政法规草案(来源:澳门特区行政会官网)